别说年轻人不喜欢古玩,在传统文化的大力推广之下,不少90后、00后也开始表达了对于古物的喜爱。之所以有些抱怨,其实是因为他们收入不高,而好的古玩又太贵。但这个是慢慢累积起来嘛,不能操之过急。在网上就看到有个90后,学着做古玩商贩,但收了很多货之后资金不足,又几个月开不了张。一怒之下全砸了!这种心态其实不好,哪怕是民俗古玩,非精品,也是有市场的。之所以暂时没有生意,是因为渠道还没做好。一开始就想象着自己能像那些国际古董商一样,在全世界都长袖善舞,掌管行情起伏,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啊!用网友的话来说,就算是拿来当个咸菜罐子,也比砸了好。古玩,你得先玩起来,学会爱护和珍惜,才会感受到那种文化的厚重感。如果只关注金钱利益,那么久而久之就会陷入到那种“卖不掉就是亏”的思维里面。这时候,钻钱眼儿里去了,没生意的时候,看这些老物件就会越看越不顺眼。然后就上头了......收藏,不仅仅是一种对物品的珍视与积累,更是一种心灵的修行,一种磨练心性的过程。对于老玩家来说,真正的古物往往需要时间的沉淀与机遇的巧合。在等待中,他们学会了平和与从容,不再急于求成,而是愿意用一颗平静的心去感受每一个可能的机会。更重要的是,收藏还教会了收藏者如何面对得失与成败。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,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是成功者!那么如何面对暂时的“失败”,也是一种学问。看看以前这些藏品,多好啊,你先别想着卖多少钱发多大的财。得先积累人脉扩展资源,然后徐徐图之。用商人思维去考虑的话,利益得失会让一个人失去理性。我们可以将藏品视为一种长期投资,不必急于一时套现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藏品可能会因为市场的变化而逐渐升值,到时候再出手也不迟。有人说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,人家进货花了很多钱,卖不掉那怎么办呢?再怎么办也比砸了好,砸了就一无所有了。我当然理解,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,很多人投入大量资金收古董,是希望有一天能够转手卖出个好价钱,改善生活或是实现财富增值。但请记住,藏品背后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价值,是任何金钱都无法衡量的。面对藏品,我们应该保持一颗敬畏之心,珍惜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价值。同时,也要学会用智慧和耐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,而不是轻率地做出破坏性的决定。收藏者需要学会将眼光放远,不局限于眼前的得失。将藏品视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,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,而非单纯的经济交易。这样的视角转换,能够帮助收藏者从更高层次理解收藏的意义,从而在面对市场波动时,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。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|